9月24日,徐州市国资委召开关于中欧班列开行情况新闻发布会。徐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马绪明出席并主持,徐州市国投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梁栋回答记者提问。
徐州目前木材加工类企业有近百家,主要生产原材料——木材主要都是以进口为主,进口地主要是北欧,特别是俄罗斯居多,以松木类最多,其次是高附加值的木材,市场需求很大,一年的用量大概在两百万到三百万方。
自2015年12月22日开通首列中欧班列以来,徐州市经历了探索启动、低密度运行、加速发展阶段,不仅成为徐州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,也成为落实省委加快建设国际陆港的重要依托。2016年9月以来,中欧班列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。2018年中欧班列基本形成“4+1+1”模式固定时间、固定日期开行。从2019年起,徐州中欧班列统一命名为“徐州号”。2020年徐州中欧班列努力克服疫情影响,紧盯年开行300列工作目标,立足稳外资稳外贸工作要求,加强国际铁路枢纽建设和通道保障举措,使徐州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取得了较好成绩。
从徐州中欧班列货物情况分析,2020年1-8月份发运班列总贸易额1.92亿美元中,江苏省内贸易额1.14亿美元,占比59%,其中出口货源中工程机械产品贸易额占比51%,回程木材省内贸易额占比74%,省内货源占主导地位,省外货源地包含淮海经济区山东的菏泽、宿迁、淄博、济南、安徽滁州、合肥、浙江台州、温州、义务、绍兴、诸暨、嘉兴、广东东莞、佛山等地约占41%。
截至2020年8月底,“徐州号”中欧班列今年开行246列,累计开行551列。累计贸易额7.842亿美元。带动了徐州市工程机械、建材、电子设备等对欧亚地区的出口,促进了木材、棉纱等进口,为徐州市产业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,有力巩固了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位,提升了影响力。
总体来看,徐州市中欧班列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:
一是开行班次增长全省首位。今年1-8月份,“徐州号”中欧班列开行246列,累计完成贸易额1.9186亿美元,超过去年203列实绩,完成年度目标82%,实现“天天班”,增幅位居全省首位。6月份新开西亚线路一列,中亚、中俄线路列入全国图定班列。“徐州号”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江苏“一带一路”交汇点建设的重要平台,江苏散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,省内出口货物份额占比59%。
二是开行结构全省唯一。淮海经济区木材需求量巨大,以木材产业为突破口,通过与中林集团、中旅华贸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,积极开拓市场、招引客户,推动进口班列高速增长。今年开行的246列班列中进口班列达176列,是出口班列数的2.51倍,是全省唯一进口班列超过出口班列的城市,为全省班列结构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三是产业带动能力快速显现。进口班列以木材为主,出口班列以本地主导产业为主,工程机械类占51%。在全国首开回程班列,在全省首开徐工出口专列,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予以报道,极大提升了“徐州号”中欧班列影响力。借助淮海国际陆港实现对外开放的格局,吸引徐州华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、徐州欧陆供应链有限公司等12家贸易公司及供应链公司在徐落地注册,进出口贸易业务加速增长,仅5-8月份落地企业已为徐州增加进出口贸易额10295余万元。
四是综合服务能力加速提升。积极申请肉类、粮食、木材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以及平行车进口资质,建立与边境口岸的协作机制,加强通关通检一体化建设,完善口岸功能。加强与铁路货运信息系统的主动对接和信息共享,加快班列信息平台建设,提供从集装箱进站装卸、综合制单、报关报检到铁路班列计划排定“一站式服务”。